西洋金融占星由來已久,一如天上繁星多不勝數,以占星預測股市的方法亦指不勝屈。但要數最多金融占星者考慮的星體,月亮必定榜上有名。

月相周期

月亮可以量度、計算的地方有不少,最明顯的是月相。月相,英文為Phases of the Moon,是指月亮在不同時間的型態。

例如望就是當地球處於太陽與月亮之間,整個月亮向著地球的一面都映照太陽光;而朔則是當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,因為月亮向著地球的一面處於太陽背後,月亮自然反射不了太陽光。

中國的陰曆系統,以初一、十五代表朔和望。由一次日月合朔,太陽月亮交錯運行,到日月再一次合朔,大約需時29日半。在曆法上,一個月的日數不是整數並不好處理。陰曆小月廿九日而大月三十日,就好像把小月的半日撥到大月去,用簡便的方法處理這個問題。

(以上為簡化了的解釋,實際編曆法的原理更為複雜,有興趣者可自行搜尋更詳盡的解說。)

月相周期與恆指

這次就先由月相開始,探討月亮與恆生指數的關係。

筆者翻查過去二十多年的恆指數據,嘗試統計在一個月相週期之中,即由初一到下個初一之前,是否能找出一些升跌模式。

透過粗略的觀察,筆者發現在陰曆月初的期間,即由新月(朔)到滿月(望)之間,恆指的走勢較為波動,而且下跌的日子相對比較多。在滿月後,恆指的上升機率則比較前半月為高。

再進一步,筆者把二十多年來每個陰曆月的恆指數據綜合起來,得出以下一條平均趨勢線:

陰曆每日平均恆指走勢

圖中的Y軸並沒有特別的數值或比例。這條線純粹反映,平均一個陰曆月由初一到三十的走勢(大概可以想像成把每月的走勢圖重疊起來,找出最大公約數)。

由此線可見,恆指在陰曆月初比較容易向下,踏入中旬後則相對較好。

筆者必須指出,以上說法只是把多年來恆指的走勢粗俗地分析,並不表示恆指的表現一定在月初較差。這種粗略的觀察,絕不可能用作為單一的操作指標,否則隨時輸死你!真正要以占星論金融市場,還有很多星體要考慮呢。

月相周期的影響力

既然發現與月相似乎可能與股市有某種相似的規律,我們必然要問,這種規律究竟有無學理可解釋(規律二字或許不是最貼切的說法,但筆者暫時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去形容)。

筆者認為,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和太陽與月亮的相位有關。簡單來說,相位即是兩個星體之間的夾角。例如太陽與月亮合朔(初一)之時,兩者的黃經相差0度。而在滿月之時,太陽和月亮成一直線,月亮正好在太陽對面,兩者的黃經就相差了180度。

由陰曆月初開始,月亮和太陽的相距角度自會逐漸增加,直到滿月時則約為最大的180度,之後又逐漸變小,直到下一個初一。而在上旬完結之時,即大約陰曆初十;以及中旬完結之時,即大約陰曆二十日,太陽和月亮的週期正好走了三份之一和三份之二,360度的 1/3 和 2/3 就是120度和240度。

熟悉西洋或印度占星的朋友,相信對這些相位十分熟悉,因為這些就是占星的一些重要相位!

而在中國術數,紫微斗數星盤共十二宮,360度除以12即是每宮30度,三方四正宮位不正正就是0度、120度、180度和240度嗎?而八字的地支相沖和三合,亦同此理。至於中國天星,不用多說,更是大量而深入使用這些相位。

東西方術數都以這些相位為重。如果你相信太陽和月亮對地球事物有影響,日月在這些重要相位出現某種影響力自然不難理解。

日蝕和月蝕必定發生在朔和望之時。前文曾討論日蝕和月蝕對股市的影響。了解到月相周期的原理,日蝕、月蝕與股市關係的原理亦很清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