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、西命理系統,似乎風馬牛不相及。西方最流行的是占星學,而華人命理系統常見的符號,例如五行、卦、天干和地支等,看來與占星扯不上關係。
其實,很多中國術數的基本原理,都隱含中國天星元素。而傳統中國天星系統,又與西洋占星有共通之處。看罷本文,你會發現中西命理,實在有異曲同工之妙!
(不諳占星和命理的讀者,可參考括號內的解說。已有基礎知識的可以略過。)
12星座
一般人對西洋占星的印象,大概只有12星座。究竟12星座是甚麼呢?
用一個簡化了的說法解釋,人們把星空分為12份,每一份30度,合共12 X 30 = 360度,每一份稱為一宮。這12星宮是座標系統,同時,每一個星宮都對應一個天文學上的星座,所以,12星宮的名字和12星座是一樣的。
(天文學上,星座是指一群恆星的組合。星空中的星座並不止12個,只是他們最為人所熟悉,而且和占星的12宮的名稱一樣。)
而大眾常說的12星座,則是按太陽座落的星宮而決定。例如西曆1月21日至2月18日左右出生的人,會被稱為水瓶座的人,那是因為在上述時間,太陽會在水瓶宮之內運行。雖然星座其實是指天文學上的星座,但一般人習慣以「星座」稱呼他們這12個「星宮」,故本文繼續以「星座」二字代表「星宮」。
占星師會利用12星座這個座標系統,形容星體所處的位置,例如太陽在某時某刻位於水瓶座12度。
(占星學一般以地球為主觀角度,觀看各星體的運行軌跡,故太陽亦被視為繞地球運行。一般的占星圖正是按地球為中心繪畫,亦有占星師會使用太陽為中心的占星圖。)
(要真正透過占星了解一個人,除了太陽外,還要考慮更多星體,例如月亮、太陽系裡其餘的恆星,以及一些小星體。)
而中國傳統天星學,亦如西洋占星,把黃道帶分為12份,每份以一個地支為名,總共12個地支宮。
有趣的是,西洋占星12星座的位置,正好對應中國天星學裡12地支宮的位置,如下表。
即是說,西曆1月20/21日至2月18/19日期間,按照西洋占星學,太陽出現在水瓶座這個方位;而同時,亦是位於中國天星學裡的子宮。
以下是一張中國天星圖,為方便閱讀筆者已把各種神煞都刪去。圖中的太陽落在巳宮,同時亦是西洋占星的處女座,在此星圖裡以Vir代表(圖中以紅圈標示)。假如在西洋占星網站輸入同樣的日期、時間和地點,你會發現太陽同樣落在處女座。
守護星
按照古典占星學,12星座分別有太陽、月亮、土星、木星、火星、金星和水星七顆守護星。太陽和月亮各管一個星座,而其餘五個恆星則分管兩個星座。這種守護星的編排,在印度占星亦一樣。把12星座和他們的守護星排列出來,就如下圖。
(現代占星同時亦考慮天王星、海王星及冥王星,故12星座中有三個為此三星所管,和古典占星不同。印度占星則只用日月及五星。)
熟悉中國命理的讀者,會否感到此圖似曾相識?試把12地支加上去便會明白。
看到沒有?西洋十二星座的守護星,正好和中國命理的六合原則一樣!子、丑合土,而土星亦正正主宰子宮和丑宮所對應的兩個星座,即水瓶座和山羊座(又名摩蝎座)。其餘四大行星亦一樣。至於午、未合日月,這兩個地支宮亦同樣對應太陽和月亮所主宰的獅子座和巨蟹座。
西洋占星師每天都在使用的法則,竟和中國傳統命理搭上了線。究竟是巧合,還是各地的先民都從同一種高等文明學到相同的理論呢?筆者沒有穿越時空之能,不能返回過去了解中、西命理是如何衍生出來。但兩者的相同處,就令筆者更加相信,無論中或西,命理學研究和描述的就是一種影響地球萬物而無分國界的系統。
中、西命理還有不少相同之處。下次,筆者會介紹更多常見於八字、斗數等術數,而又同樣出現於西洋及印度占星的法則。
wan yeung kong
我研究占星很久,6年前已經知道這個隱藏法則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