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介紹過永恆組合全天候組合這些懶人組合,亦講過 Walter Deemer 的行業動能投資法。這次介紹另一個同樣十分適合懶人的被動投資法,只需每月檢討一次,按機制操作,歷史紀錄顯示年度化回報超過 10% !輕輕鬆鬆就能達到長線資產增值。

影片連結:雙動能投資:懶人全球化資金佈局,10% 年度化回報,每月只買賣一次的被動型投資!新手適用!

雙動能交易系統 Dual Momentum

「雙動能」這個名字,來自 Gary Antonacci 的著作《Dual Momentum Investing: An Innovative Strategy for Higher Returns with Lower Risk》。一如書名所言,這套系統的目標是取得高回報的同時,只需承受較低風險。

其實這套方法的正式名稱是 Global Equities Momentum ,即是「環球股市動能」。它的核心原理,是在「美國股市」和「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」兩者之中,選擇最強者來投資,因為股市通常都是上升火車頭。但如果股市表現欠佳,就改為投入到債劵,因為債劵「一般」都會在股市失利時表現較好。

雙動能系統操作方法

按以上原理,系統涉及的投資類別,就是標準普爾 500 指數(S&P 500)、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(ACWI ex-US)和總體債劵市場(Aggregate Bonds)。

一般投資者可以用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操作,標普 500 可考慮代號為 VOO 的 ETF ,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可買賣 ACWX 這支由 iShares 推出的 ETF ,而總體債劵市場則可選同樣由 iShares 推出的 AGG。

操作方法十分簡單,每月第一天按照以下流程圖,決定繼續持有現時的投資產品,還是轉換成另一隻動能更強的:

  • 先比較標普 500 和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,如標普 500 過去一年回報較高,而又高於美國短期國庫劵(T-bill),則買入/持有標普 500 。
  • 如果標普 500 過去一年回報,較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為高,但低於美國短期國庫劵,則買入/持有總體債劵。
  • 如果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,過去一年回報高於標普 500 ,而又高於美國短期國庫劵,就買入/持有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。
  • 而假如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,過去一年回報高於標普 500 ,但低於美國短期國庫劵,就買入/持有總體債劵。

雙動能系統往績

下圖是書中總結由 1974 至 2013 年系統的表現。這 40 年間,雙動能系統(GEM 那一欄)的年度化回報(Annual return)是 17.43% !如果分別看每個 10 年,年度化回報由 13.68% 至 22.39% 。 最大回撤(Max drawdown)是 22.72% ,而量度波動程度的標準差(Annual std dev), 40 年間的數字是 12.64% ,每個 10 年看最高為 14.60% 。

從這些數字看,可以發現這套系統的回報不錯,大致都能維持 10% 以上的年度化回報,而且最大回撤和波動程度亦在可接受範圍。

旁邊的幾欄分別比較了另外幾種系統,即是:

  • 只比較標普 500 和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(Relative Momentum)
  • 只比較標普 500 和總體債劵(Absolute Momentum)
  • 買入並持有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(ACWI)
  • 買入並持有 70% 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 + 30% 總體債劵(ACWI + AGG)

從圖中的比較,可發現雙動能系統的表現大致上都比以上四種為好,既有不錯回報,但只需承受較低損失和波動幅度。

如果把波動幅度和回報標示出來,從下圖可見,雙動能系統可以帶來較高回報,而波動幅度卻不是最高。

和買入並持有標普 500 比較又如何呢?下圖顯示在標普 500 上升及下跌的年份,雙動能系統跑贏、打成平手和輸給標普 500 的次數。在標普 500 下跌時,雙動能系統是完勝,即是虧損較少甚至獲利。在標普 500 上升的年份,兩者贏出之數就差不多。

再看回報,在標普 500 下跌的年份,雙動能系統的平均回報是正數,大幅優於標普 500 的負數回報。在標普 500 上升的年份,雙動能系統的平均回報亦較標普 500 為高。

有一點必須留意,以上是一段長時間的往績,不代表雙動能系統在每一年都有良好回報。此書自 2013 年起未有更新,但作者的網站有持續展示最新表現,可到這個網頁參看。

(「GEM Annual」代表雙動能投資系統表現,但注意「Benchmark」卻不是整體股票市場,而是這三種投資類別的混合體!)

如何開始使用雙動能系統

這套系統完全按數據操作,不受個人主觀判斷影響,做到真正客觀,而且有多年往績印證。有興趣做被動投資的朋友,不妨一試。

要買入這些美國上市 ETF ,可在能買賣美股的銀行開戶,亦可以在外資證劵行建立戶口。香港投資者可參考我這段影片:

影片連結:走資 + 投資美股 | 5大外國證券商 | $0 佣金 | 離岸戶口、存款保障、資金要求、收費詳解 | IB、Firstrade、Charles Schwab、TD Ameritrade、Saxo

書中介紹的分析流程比較複雜,其實把以上流程簡化,可以改為比較以下三者,哪一種過去一年的回報較高。如果本來就持有回報最高的,請繼續服用,否則就換成回報最高那一種。反正就是追逐表現最好的,省了比較美國短期國庫劵這一步。

  • 標普 500
  • 除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巿
  • 總體債劵

要找出這些對應 ETF 的一年回報,可以到這些 ETF 的網站,通常都會顯示一項「1 year return」之類的數據。以下提供 VOO 、 ACWX 和 AGG 的網站連結:

另一個方法,是到一些股票數據網站,輸入 ETF 的代號,查看一年回報那一欄。例如 StockCharts 這個網站:https://stockcharts.com/freecharts/symbolsummary.html

投資不一定困難,只要找到驗證穩定有效的方法,持續進行,懶人也能做到長線資產增值!

(本文於Patreon首先發表,追蹤/訂閱即可第一時間閱覽更多投資文章及獨家內容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mathofstars